Translate

Wednesday, January 29, 2014

董英杰之太极观

太极文化

1、明确“太极”是什么?
   董先生说:“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即阴阳也。"所以他认为练太极拳的人,"举手投足,务必注意一阴一阳,一虚一实。”
  2、太极拳是什么?
  董先生说:“太极拳本系武当内功。”“太极十三势,本为导引功夫。导引者,导引气血也。”“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要离太极。”
  英杰先生认为,太极拳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之一种,在武术运动中属武当内功拳的练法。这种拳术以“十三势”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构成架式及套路。练时如行云流水,粘连不断。所以古时候称它为长拳。在练的风格上可以练大架子,舒展开扬些;也可以练小架子,小巧紧凑些。但无论如何,在练法上任何动作必须注意到一阴一阳,一虚一实这一特点。这才是太极拳。
  3、太极拳的奥妙是什么?
  董先生说:“练拳与对敌,总不离一虚一实。虚能实,实又能虚,人不知我,妙在其中矣。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总在此虚实二字之妙用。从练拳方面,马步之虚实,肩肘掌指之虚实,身形转换之变化,亦含虚实,处处分清,自然运用自如。”
  可见董先生牢牢抓住“太极”两字的含意,太极即阴阳,虚实亦寓于阴阳含义之中。拳论说:“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能分清虚实,虚中有实,实中寓虚,就能抓住太极拳练法的关键。当然,要做到虚实分清,掌握虚实的变化,不是字面上理解那么简单,要通过长期练习才练得出真功夫。
 所以董先生又说:“字面易懂,功夫却难”。“练拳离不了松肩坠肘,气沉丹田,尾闾中正,虚灵顶劲。”
  ①松肩坠肘:松肩,肩处不用力。坠肘,肘不是往下用压力,肘尖处转下而已。
  ②气沉丹田:呼吸气时小腹一缩一胀地呼吸。
  ③含胸拔背:不是作成弯腰驼背之形,故必以"尾闾中正"之原则校正之。含胸就是胸微微松动,后背自然有点拔起;胸中不但微松,更有开合寓内
  ④虚灵顶劲:练拳本来是缓慢匀速的,为防止因此而致无精打彩,所以又要虚灵顶劲,提起精神,以扶助之,使练太极拳者样样完备。
  董先生解释上述四点要领对初学太极拳者很有教益。这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功夫。要掌握关键,练好功架吗?就要处处分清虚实,手眼身法步处处达到要求。
  4、太极拳怎样练法?
_   董先生说:“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人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即此之谓也。”所以董先生又说:“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
  以上话说明几个问题: ①太极拳如何练法才对。②练太极如何产生内劲。③什么叫极柔软然后极坚刚。④太极拳纯任自然的练法是最适宜于锻炼身体。
  5、练太极拳应如何呼吸?
  董先生说:“练习时呼吸,要自然呼吸;不要勉强行深呼吸。功夫纯熟,自然呼吸调匀;否则有害无利。”
_   这里提到 “不要勉强行深呼吸”,是指不要作不适当的强迫性腹式呼吸,更不要迁就动作而打乱自然呼吸的生理规律。当然由于练太极拳速度均匀而缓慢,作相应的深长细匀的呼吸,还是需要的。当练到一定程度以后,练拳的人就会自然掌握“拳势呼吸”的规律。初学太极拳者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常会产生头晕、心悸、胸闷等等弊病。所以董先生又说:“功夫纯熟,气血调匀,百病消除。千万不可自作聪明,如舌顶上腾,气沉丹田等。功夫到后,自然气沉丹田而行百脉,此乃自然之理,不可以人力强求。”
  6、拳论说的“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细密矣”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
  董先生说:“开展,大也;松其筋肉。初学练拳先求姿势开大,所谓舒筋活血,容易转弱为强。强而后研究外能筋骨肉合一,内有精神相聚,谓之紧凑。内外兼修,加以动静变化,自开展而及紧凑,身体而使用全,可至臻密境矣。如说拳大练小练则误矣。”
  董先生认为“开展”指外,“紧凑”言内,“开展”是架子问题,“紧”是精神问题。开展而至紧凑是学习的进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分阶段学习。开展是第一阶段,搭架子,务求架势正稳连贯,舒展松柔。紧凑是第二阶段,以意导动,动作、呼吸、意识三者紧密结合,动静相兼。假如说“紧凑”是架子越练越小,直至“有圈之意无圈之形”,这是不实际的。走架子怎么会无圈之形呢?“无形”如何成架子呢?光是意念练拳,肢体无形与静坐或静站气功练法何异之有?若果说形还存在只是无圈,那就是直线、折线运动而不是走弧线了,这也不可以称为太极拳。所以董先生对"开展"与"紧凑"的解释,大大有益于太极拳爱好者。
  7、何谓“先在心,后在身”?
  “先在心,后在身”是《行功论》的一句。董先生对这句有独特的见解。他说:“初学对敌用心之专,恐不能胜,练成之后,无须有心之变化,身受击自能应敌,心中不知敌己跌出关,即为不知手之舞之。初学在心,成功后在身,犹如初学珠算,心先念歌,手操之,熟后心不歌,手能如意。是先在心后在手,拳理亦然。”
对这句拳论中的名言,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只会理解为走架子时,凡做一个架式,先有意念(心也)思维,继而才做成动作的  形态。即所谓以意念引导动作。然而董先生把它作为习练技击的经验总结。就是说在训练对敌搏击时,初学要用心习练攻防的一定招数,铭之于心,在训练中把招式的攻防运用练得娴熟,形成条件反射,那么临阵时不论对方怎样攻击,自己都可以不假思索,得心应手,随机应变。也可以说,这指明了武术搏击运动有异于套路练习,一定要从实战出发,经过特殊训练。这对于现代武术重新走进技击搏斗的新里程,无疑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法则。董先生这些观点恐怕不单对太极拳爱好者而且对所有参加武术搏击的人都有助益。
  8、技击咸言
  董先生在他的《经验谈》中说:“人具灵感。譬如我拳击一人,彼人当以手推开或身子闪开,决不能静立待打。抵抗,人之本能也。……一拳击去,对方能抗能空,变化无定,此人之反应也。拳术家有三字:稳、准、狠。等闲我不发劲,发则所向披靡。然,何以求稳、准、狠?先须求灵感。如何求灵感?读者应在王宗岳先生之《行动论》内求之。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须在似动未动之时,意未起形未动之间,争此先着,所向披靡。

Tuesday, January 28, 2014

太极拳健身重在心态的调整

杨振铎 太极文化

从历史上来说,杨式太极拳就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它是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屏弃了陈式太极拳中的高难动作而发展起来的太极拳流派。由于它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外柔内刚、绵里藏针,所以非常适合人的健身运动,对健身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同时,杨式太极拳的适应性也相当广泛,男女老幼都能够练习。目前,杨式太极拳是传播最为广泛的太极拳流派。

  杨式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我认为,除了它动作柔和缓慢、意气相随,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内脏器官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的心情、意念的调节。练习杨式太极拳不仅要求在外型上平和自然,舒展大方,如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在神意上、心情上也要平静、自然,做到神舒体松,这样才有益于身体康健。比如,现在非典型性肺炎很猖獗,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心理。殊不知这种恐慌心理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久而久之反倒会疾病缠身。如果我们通过练习太极拳,增强自己的体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克服紧张恐慌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就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最后战胜这场灾难。所以我认为,练习杨式太极拳,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杨式太极拳外型上的舒展大方、气势磅礴,从根本上来说,是心境、意境上的舒展大方,气势磅礴。从健身祛病的角度来说,练习杨式太极拳要得到比较好的健身效果,首先也是要保持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心境平和,表现在外型动作上就能够松静自然不紧张,这样会促使全身的内循环系统功能加强,新陈代谢旺盛,从而达到更好的健身祛病效果。

Monday, January 27, 2014

太极拳运动之新论

郑曼青 太极文化

罗邦桢谨案:本文之发现,缘去(七十二)年十一月访台返美,携回久存于弟处之旧文稿一束。后因日常事冗,迄未拆阅,今夏旅行美东纽约华盛顿DC等地月余,归来后得数日闲,突忆及此,乃翻箧得之,而检阅之际,忽睹曼师此文,深感诧异,因不审何以在此束中也。是文乃师作后迄未发表者。而今师归道山八载于兹,思念及此,既感愧负,亦不禁黯然无已也。惜此文写作日期已不可考。唯余来美已逾十稔,据此,则此文当为十余年前之作也。用特投寄太极拳杂志,俾与海内外太极拳同道共享之。原文无标点句号,特为标志,俾便读者耳(七十三年九月于旧金山)

 太极拳何谓其然也,以其穷阴阳刚柔之变化,而具有太极之体用与至理,譬如动则筋柔,属乎阴,定则气刚,属乎阳,是以柔形于外,刚藏于内,然刚属于气,内敛入骨,柔属于筋,外萦四体,故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各至其极,而生变化,是谓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天地也,是谓一阴一阳之为道,阴之与阳,譬犹彼之与我,男之与女,刚之与柔,开之与合,虚之与实,浮之与沉,呼之与吸,此皆有内外取舍之别,故此运动之练习,贵在合步而推手,倘不得其人而同习,则与空气互相鼓荡,正所谓虚则实之,与人之有彼此等耳,学者固能悟澈此理,其庶乎近之矣。

吾尝谓文艺之难精者,莫过于书法,意者以为诗文词赋,可改而至于工稳,绘事可随意而生变化,惟书则不然,有定形而不能增损,且左右上下与行挒及齐头并尾,具有定式,又不可牵受拘束,则失其自然之趣,然甫落笔,便已判生死,不可移易,是以难能也,虽然书法,固为文艺之最难者,而太极拳之运动,吾犹以为过之无不及,书法之原则,不过有八,所谓八法也,太极拳?有十三式,所谓十三势长拳也。

 其注意范围,书不过四正四隅,及中央之为九宫,太极拳运动须注意之处,自颠顶至涌泉穴,自肩至腕肘及掌骨与手指,下至胯膝肿趾与足心及胸背胁腹等处,?有二十余点,均须同时照顾,而且,一动无有不动,则百骸俱要松净,与书之难易较,则不可以道里许,故太极非少林之比,正如所谓尾闾摄,百骸一,百骸一,则其它可弗究焉,太极则不同,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求气通任督二脉,先通督脉,则气由骨中行,旋复继通任脉,由筋络中行,归乎丹田,以视少林与瑜珈,仅通任脉,不经督脉,之由骨中行者,其易不替约三分之一,且只修性不得修命,在道家此为坤宫,亦犹捷径,仅得其半耳,岂大丈夫求精气之变化者乎。

 吾兹简直言之,太极拳纯任自然,即老聃所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又谓牝尝以静胜牡,乃以柔克刚也,故习太极拳运动者,其身心之强健,可指日能见,以四两拨千斤者诚非虚言语,是以老聃曾得太极变易之理,百居其五十,而孔子之时中,得太极不易之定理,亦百居其五十,不易之定理,乃太极拳运动之重心,能随时权衡其重心,而操纵之在我者,得时中之妙用也,此即我之太极拳重心则有关乎力学,然乎否与,待证之于世之贤哲。

Saturday, January 25, 2014

叶大密传授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点

金仁霖 太极文化
      练习大极拳的要点,各流派都有它一套传统的经验总结,例如武禹襄的《身法八要》,杨澄甫的(太极拳十要)等。这些经验总结,都是各家根据实践经历,再三揣摩而给以归纳起来的。因此各流派大极拳的要点实质,尽管一脉相承,基本相同,但说明的内容,往往因各家所表现的风格和特征不同,所站的角度和所得的体会也不尽相同,而有精粗深浅之别。加上前人说明的文字,大多是用文言文书写,和现代汉语不论在所用词汇和文法修辞方面,都有相当距离,无形中给学习的人,又增加了困难,这里著者想参考各家理论,阐述,以及过去师友间的所传所闻,结合自身近五十年的研究心得,尽量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以期通过这样的解说,使学者能够得到提高,少走一些像我已经走过的弯路,那才是我真正的愿望。

一、用意放松

      练习大极拳时要精神贯注思想集中,使中枢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引导动作屈伸开合,使处处能符合要点要求,恰到好处,没有过分或不够的地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用意。放松是指全身肌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除了维持运动速度和保持肢体位置所应有的紧张度外,尽量放松,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节省体力。古人所谓“用意不用力”的不用“拙力”,就是指这多余不必要的力而言。能用意放松,就能更好地使经络宽畅气血流通,有利于内劲的增长和增进身体健康。

二、连绵不断

      练习大极拳时一势一式,要像“长江大海”一样,一浪接一浪地连绵不断“滔滔不绝”。成式时动作虽略有停顿而意识仍然不停,下一势紧接着上一式,在两者之间可用小圈圈来贯串衔接。所谓小圈圈,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往复须有折叠”的折叠。有折叠来来去去就没有断续的痕迹。这样才能达到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的要求,给锻炼者以十分舒适的感觉,提高了锻炼兴趣;在技击上也就能达到“运劲如抽丝”、“断而复连”、“断而能接”、“不丢不顶”、“有缝即渗”的要求。

三、周身完整

    练习大极拳无论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或摆任何一个架式,都要做到周身能相随相合地完整。所谓相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腰动脚动手动,眼光也随着而动”的上下相随;所谓相合,不仅要机体在形式上做到不同侧的肩和胯,肘和膝,手和足相向或相背地有呼应着落的所谓“外三合”,更重要的是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的相互配合,作到所谓意与气合,气与劲合的“内三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周身一家”、“无有缺陷”的完整。在技击上,也就是使对方没有空隙可乘。

四、分清虚实

    练习大极拳以分清虚实为入门第一步工夫。分虚实先要从大处着手。以下肢部为例:如全身重量寄于左脚则左脚为实,右脚为虚;寄于右脚则右脚为实,左脚为虚;进步时必先转腰合胯,一脚坐实,一脚变虚而进。否则出步重滞,就不可能做到古人所说的“步随身换”、“迈步如猫行”的要求。以躯干部为例:敛腹吸息时,拿上下来说是腹虚而胸实,拿前后来说是胸虚而背实;拔背呼息时,拿上下来说是胸虚而腹实,拿前后来说是背虚而腹实。以上肢部为例;如以一手前伸为虚,则另一手辅助或平衡为实,所以在技击上发劲放人,必须先在实手加意和用刀劈物必须在刀背加力一样。这是大的方面.至于小的方面,则正像《十三势说略》所说的“一处自有一处虚实”,躯干、四肢、一手一脚以至一个指趾,无不有它的虚实存在,要在锻炼者自己悉心体会,由大而小,由面而点,逐步缩小。在技击上则可结合推手,用“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办法来对付对方,达到古人所说“因敌变化示神奇”的境界。

    分清虚实.无论在练大极拳或推手,对于机体感受器灵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能力的提高,是极其有效的训练,因此,它实际上也是增进机体健康的重要一面。

五、敛腹含胸

      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敛腹是在吸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为收缩,使和膈肌的收缩下降配合起来;含胸是紧接着敛腹,使胸部肌肉放松,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稍微有内吸的意思。这样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扩展,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敛腹含胸时腹压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往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敛入脊骨”。
       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或转换变化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蓄势的动作。对初学的人来说,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结合呼吸的提敛内气,可以留在后一步来做,避免发生偏差。

六、拔背顶劲

      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拔背是在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如棘肌、半棘肌、骶株肌…等,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后竖起身躯,则在脊柱第四胸惟棘突间的身柱穴处,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觉;顶劫是紧接着拔背,由头棘肌的作用,松松竖起颈顷,抬头向前平看,头顶百会穴处有凌空顶起的意思。
       拔背顶劲时,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柱穴处的丹田内气,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经前顶、神庭、印堂而到龈交,由舌抵上腭的作用,接通任脉承浆,再沿任脉而下,回归小腹。这时丹田落归原位,膈肌上升、恢复原来隆凸状态,腹部内压力增加,腹肌放松而有饱满舒畅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沉丹田”。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气沉丹田是配合着拔背顶劲的动作,并不单独存在,是意识引导丹田内气的作用,不是用力屏住呼吸住下硬压。拔背顶劲,一般是在动作的终了或成定式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防劲的动作。

七、松腰收臀

      大极拳以躯干带动四肢,而躯干的转动主要在于腰脊部的旋转灵活。所以古人说“腰如车轴”,又说“腰为纛”,“腰为主宰”,同样说明了腰脊部的重要作用。
       松腰就是要在放松腰部四周肌肉群的前题下,使两胁肋部往下松塌,而又有向前抱合的意思。所以武禹襄把它称为“护肫”。能松腰腰脊才能转动灵活、上下不相牵掣,重心降低,两脚有根而下盘稳固。收臀是在松腰的同时,有意识地使臀部稍微往里收缩,使臀部和腰背部基本保持在一个曲面上,而不向后凸出。
      能松腰收臀,才能使脊柱直竖,尾间中正,起到像大纛旗和力向盘一样的指挥作用

八、沉肩垂肘

      沉肩是在放松肩关节的前题下,有意识地使上臂往下松沉,所以又称松肩。垂肘是紧接着沉肩,使肘关节保持适当的弯曲度,肘尖尺骨鹰嘴突处向下沉垂,所以又称沉肘。 沉肩垂肘可以帮助拔背顶劲和坐腕伸指的形成。在技击上肘关节保持微曲,能合乎古人所提出的“劲以曲蓄而有余”的要求,对出劲的能否干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九、坐腕伸指

       坐腕是当手臂前伸时,腕关节放松而大陵穴处有向下塌垂的意思,这样就能使手掌上翘好像坐在手腕上一样,因此称它为坐腕,或称塌腕。伸指是紧接着坐腕,趁手掌上翘之势,五个手指舒松地伸展一下,使丹田中充盈的内气,能毫无阻碍地循着三阴经脉,平均地贯注到五个手指,古人所说的形于手指”,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在技击上,坐腕伸指虽然已是放劲的最后一个动作,但是它和“沉肩垂肘”、“拔背顶劲”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成,而不能孤立地分割开来的。

十、缓慢均匀

     练习太极拳要用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呼吸。所以练习时特别要注意缓慢均匀。缓慢则一式一势没有一处不可着意揣摩,没有一处能被轻易滑过,古人所谓“处处存心揆用意”的知己功夫,就是这样练的。均匀则呼吸自然,渐能逐步协调细致,达到细,长、深,足的要求而没有喘息、憋气的弊病。
      
     能缓慢均匀,才能逐步做到上述种种要点的要求,符合古人对大极拳能在“动中求静”的评价,也符合古人对练大极拳者提出要“视动犹静”的高标准要求。

Thursday, January 23, 2014

练习内家拳法为什么先开左脚

网络转载 太极文化

 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太极拳,其起势都是大体相同。太极拳讲究练养合一,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养生学内涵。一般来说,太极拳起势一定是“左脚向左迈开半步,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内扣”,这属于身法上的基本要求。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要求,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首先,是“左脚向左迈开半步”,为什么是左脚左脚迈开,而不是右脚向右迈开呢?其实不光是太极拳的起势,几乎所有的武术流派的起手式,往往都是左脚先迈,而非右脚先迈的。这中间的奥妙恐怕要用中医学理论才能解释,中医认为:左肝右肺,左边是肝气,右边是肺气。左边为肝,肝主血;右边为肺,肺主气,迈开左脚,就是先开血脉,再迈右脚,是通气机。因为血的运行速度比气的运行要慢,先开血脉,再通气机,才能血气均衡。如果先开右脚,右边主气,气的运行速度比血快,练功的时候血就很难跟上。

    在此多说两句,中医学讲的左肝右肺,与西医的解剖学不合,并非中医不知肺在上,肝在右,而是中医学的表达重点强调的是五脏之气的运动属性,而非实体脏器。即肝虽在右,但主血为阴,其气向左(阴气左行,当升);肺虽在上,但主气为阳,其气向右(阳气右行,当降)。

    那为什么要“两脚与肩同宽,两脚尖内扣”呢?从技击的角度,两脚与肩宽,就可以进退自如;脚尖内扣,才能力从地起,落地生根。从养生的角度上,与肩同宽才能打开人体大腿内侧的三条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两脚尖微微内扣”,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也随之开启。

    作为内家拳,太极拳蕴藏了深厚的养生学内涵,一个起势的步法,就打开了人身的血气,使六大经脉得以开通,为下一步的手、眼、身、法、步的锻炼做好了准备。

Wednesday, January 22, 2014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四)

原文:俞莲舟得授全体
俞家江南宁国府泾县人。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得唐李道子,系江南安庆人,至宋时与游酢莫逆。至明时,李道子常居武当山南岩宫,不火食,第啖麦麸数合,故又名夫子李也。见人不及他语,惟云“大造化”三字。既云唐人,何以知之明时之夫子李即是李道子先师也?缘余上祖游江南泾县俞家,方知先天拳亦如余家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而又知俞家是唐时李道子所传也,俞家代代相承之功。每岁往拜李道子庐,至宋时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往也。
笺注:
1泾县西汉置县,属丹阳郡。至南宋属宁国府,至元代属宁国路,明代仍属宁国府。今属安徽省。此处之“俞家”乃指俞莲舟家。据宋远桥述,他与俞莲舟曾同上武当山访师。在“李本”的“纲目”中,此段文字当为“俞莲舟得授全体”,但在文中却未列出章节名。“全体”指“全体大用”,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可证。本段文字后尾处亦有“而后亦得全体大用矣”之语。体与用,乃中国哲学范畴,体,指实体、本质;用,指作用、现象。王夫之《周易外传》谓:“体以致用,用以备体”,有其体方有其用,用其用必有其体。在传统中,体用不二。
2太极拳又名长拳,此见于王宗岳《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此广为人知。而“先天拳”说,则鲜为人知,又乏人认同。综观《太极拳秘宗》全书,著者从末离开“太极”理论述说。《庄子?大宗师》有:“在太极之先不为高”,《易传?系辞》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句。一般认为,伏羲画卦为先天八卦,文五演易后为后天八卦。先天指物成之前,后天乃物成之后。此处指太极功为先天拳,笔者理解即是让我人的身体修养到“无极”状态,也即老子所谓的“唯恍唯惚”、“无为而无不为“状态。先天八卦图见载于宋代朱熹《周易本义》。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学》中谓:“先天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一阴一阳,相偶相对,乃天地自然之法象。”先天卦象是阐述天地自然之法象,那么习练太极拳,也就是让人的后天之体返还到先天的状态。此与老子“道法自然”之旨一脉相通。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以后天之练回到先天,也即回归“本本”、“本质”。个中道理深奥,颇值得今日之习练太极拳者深思,在笔者看来,世传之太极拳,多已失去了其本质内涵。
3此句“李本”“李道子”后失“后传”二字。游酢其人不详。此句说俞家所练太极功,是唐代李道子所传。对此,李师融考证认为唐代之“夫子李”李道子与明代之“麸子李”李姓之(张三丰弟子)非一人(可参看《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
在这段文字中,宋远桥讲明:他家传的“三十七”与俞家所传的“先天拳”都是“太极之别名也”。这是一个重要的太极拳文献。迄今世人多对此采怀疑态度。笔者以为,对于历史文献在不能充足证其伪的时候,不妨先视为真,可以采用存疑待考的态度。太极拳之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考证太极拳功的历史时不能不正视这一点。
原文:至明时,余同俞莲舟游湖广襄阳府均州武当山,夫子见之叫曰:“徒再孙焉往?”莲舟抬头一看,斯人面垢正厚、发长至地,味臭。莲舟心怒,曰:“尔言之太过也。吾观汝一掌必死耳。去罢!”夫子云:“徒再孙我看看你这手!”莲舟上前棚连捶,未依身则起十丈许落下,未折坏筋骨。莲舟曰:“你总用过功夫,不然能制我者鲜矣。”夫子李曰:“你与俞一诚认识否?”莲舟闻之悚然,“皆余上视之名也”。急跪曰:“原来是我之先祖至也。”夫子李曰:“吾在几韶光未语,今见你诚哉大造化也。授你如此如此。”莲舟自此不但无敌,而后亦得全体大用矣。
笺注:
1现传太极拳式无“棚连捶”,今有“搬拦捶”,疑一事。然细究“搬”者,左右劲也,“棚”者上下劲也。“棚”后以“捶”击,有可能使对方腾身而起。“十丈许”显夸张语也,“未折坏筋骨”乃擒纵收放自如之太极劲也。
2此外“全体大用”指俞莲舟经夫子李传授后,“浑身无处不太极”,已达随心所欲之境。韶光,美好时光,春光。几韶光,指几个头之意。
原文:余与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久相往来金陵之境。夫子李先师授俞莲舟“秘歌”云:无神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此歌余七人皆知其向。后余七人同往拜武当山夫子李不见。道经玉虚宫在太和山元高之地见玉虚子张三丰也。张松溪、张翠山师。身长七尺有余,须美如戟,寒暑为箬笠,日能行千里,自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余七人共拜之,耳提面命月余后归。自此不绝往拜。玉虚子所传,惟张松溪、张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别名也,又名长拳。十三式名目前论说列于后。
1金陵,即今南京。此句宋远桥记述与俞莲舟等六人交游。
2“李本”为“无神无象”,核对他本,应该为“无形无象”。此段文字通常被称为“授秘歌”。《太极拳谱》(沈寿点校考释、人体版)在“校记”中写:“原文伪托系唐代李道子先师授明代俞莲舟之秘歌”,未免武断。又写:“《宋谱》所撰本篇,除受时代影响之外,恐亦不无故玄虚之处。”而笔者则以为点校者忽略了太极拳功与太极思维太极文的深密关系,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精要核心之处。在笔者看来,“秘歌”所披露的太极功境界是符契中国文化思想的上乘境界的,唯其难,是为秘。无,是古典哲学的得要概念。道非无非有,亦有亦无。“拳无拳,意无意”,也是“无形无象”。道生于“无”,“无”为先天,以有形有象有招有势而求无形无象无招无势,才得“全体”,得“大用”,因“无”而“空”,无非真无,空非真空,后天仍在,但求返还先天状态而已。习练太极拳到一定程度,都会产生“忘我”状态,当然这种状态有深浅之别。庄子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为“无形无象”作解。“全体(“李本”作“身”)透空”,应指肢体的松、通到了极致,内气“周行而不殆”,内劲随心所欲的状态。杨禹廷师爷曾说:要把身体练成衣服架子。此透空之义也。李经梧老师说:(内劲)用则有,不用则无。此无形无象之义也。
3此句承前句,因为“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才能“应物自然”。王宗岳《太极拳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即此。“阴阳不测之谓神”,无一丝儿勉强,无一丝儿拙力,即能“应物自然”。“西山悬磬”,磬,古代打击乐器。汪永泉先生曾比喻身如古钟,悬殊挂在钟内中心的钟捶前后摆动即象征着身体重心的移动。他还指出太极身法是以肩、腰、胯、为“三圈”,三个意气圈,圈圈相合,虚悬如钟。汪说可参证领悟“西山悬磬”(见汪永泉讲授《杨式太极拳述真》人体版)。钟与磬相似,都是中空而上悬之物。“满身轻利顶头悬”、“腹内松净气腾然”(王宗岳《十三势歌》)就是对“西山县磬”的具体解释。顶头悬,才能身如磬。磬与钟都是中空之物,唯悬起始能击之有声,击之力大则动荡大、声响大,击之力小则动荡小声响小。西山,喻指腹背,西北卦位为乾,在人身为背,西南在卦位为坤,在身为腹。故西山兼有腹背之义。腹应松净,而背拔则胸涵,是要求身体中正安舒而空虚也。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便提出过“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
4虎,白虎,喻肺,猿,心猿。虎吼猿鸣,指心肺功能强壮,以声发力,声气相催。《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有:“虎啸一声忙采取,龙吟初勒急施为”句。盖“虎啸”、“龙吟”均指呼吸吐纳之道家内丹修炼方法。笺注者以为此处“虎吼”与“虎啸”同,全句大意指吸(拿)呼(放)之间以声气相催也。水清河静,应指身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之功已成,奇经八脉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血畅通而充沛。
5江海者,实指内气与神意也。意气如江海浩瀚奔涌,与下句“尽性立命”互证。《十三势说略》谓:“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武禹襄),“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引同上),又谓:“心(意)为令,气为旗”(《十三势行要解》)王宗岳早在《太极拳释名》中称“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因“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意气之“内动”而“外动”之太极拳功,从外表上看连绵不断,如江海奔涌不息,而其根本则在于内功心法的“翻江播海”。江海指丹田气海,令丹田气海之内气鼓荡,然后有养生之河车逆运“黄河水倒流”,然后有对待之“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太极拳经歌诀》)。从根本上说,太极拳功练的是“尽性立命”之功。尽性立命乃中国传统学术之旨,学文习武均需知而行之,则近“道”矣。《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道之谓教”。张三丰云:“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也”、“内药是精,外药是气。内药养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之道”(《大道论》)。
6太和山,即武当山。李师融在《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闸秘》中指出玉虚子非张三丰。张丰丰无玉虚子之号,玉虚子当号有其人。或为张三丰传人,待再考。
7此处对张三丰的记述,与《明史?张三丰传》“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欣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过目不忘。游怍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相近。可能看传世的《张三丰自画像》。
按:“授秘歌”仅三十二个字,而其所揭示的正是上乘内家功夫“道法自然”的旨趣。尚济先生曾说:“由此可见,‘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这两句话,实是太极拳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破大力、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是‘太极精神’的核心,学者不可不察焉。”

杨班侯的太极拳是武禹襄传授的吗?

魏梁坤 太极文化

杨班侯是杨氏太极拳除了杨露禅之外最令人瞩目标志性的重要人物,民间流传着有关杨班侯的不少传说,大多都是没有根据的戏说性的民间故事。从《太极》杂志1996年试刊号上开篇的一篇长文中可以了解:当时永年还既口头流传着杨班侯教武禹襄学太极拳的说法,也口头流传着武禹襄教杨班侯学太极拳的说法。应该认为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确凿根据的用以饭后茶余消遣的个人绘声绘色信口编造之说。然而有人居然将“武禹襄教杨班侯学太极拳”的道听途说加以牵强附会的解释,将其说成是确凿的历史事实,在2001年1月出版的一本太极拳书籍上的第十章“对《杨氏太极拳源流辨》补遗”一节中这样说道:“杨班侯名钰,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系禄禅之次子,为禄禅四十一岁(虚岁)时生。当禄禅应聘去京教拳时,班侯尚童年,故在家随武禹襄读书习武,十九岁进京助父教拳……”由于该书的发行与该书作者在当时太极拳界的资历名声,“杨班侯的太极拳为武禹襄所传”这一说法迅速在全国不胫而走,不少人不加鉴别盲目地将此说当作太极拳历史上一个新发现的大陆而在一些文章加以引述,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杨氏太极拳的传人;许多人因此对此说信以为真;但同时,太极拳界也有很多人包括许多老前辈都不相信和不认同这种说法,于是认同的与不认同的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杨班侯的太极拳究竟是否为武禹襄所传也就成为全国太极拳界一个备具争议、疑云重重的历史悬谜了。然而,细加考究,该书此说是不应该成为太极拳历史之谜的。因为此说来源纯属空穴来风的编造,是不符合逻辑的、无法自圆其说的。理由如下:

   (一)该书此说对于杨班侯出生时杨露禅的年龄,计算上明显是错误的。

 

  对于杨露禅的生卒年,该书作者在同一章的开始一节就说是1799年~1872年。这是现代对于杨露禅生卒年一般的说法。那么,杨班侯出生的1837年,杨露禅应该是38岁,虚岁为39岁。怎么会说成是41虚岁呢?这是经过分析可以清楚的此说的第一个错误。

    (二)就时间分析,杨班侯不可能跟武禹襄学拳。

    根据《永年太极拳大事记》,杨露禅约1820年21岁时第一次去陈家沟学拳,三次赴陈家沟学拳前后延续了20多年;杨露禅最后一次从陈家沟回乡约是在1844年45岁那年;杨露禅进京教拳约是在1854年55岁那年。这种说法从多方面考证分析大致是能够成立和可信的。那么,杨露禅最后一次从陈家沟回乡的1844年,杨班侯为7岁,是民间一般拳术传承人家的子女刚开始学拳的年龄。其时,武禹襄很可能还没有开始学习太极拳,杨露禅在自己的家乡则刚开始教拳,那么可能武禹襄与杨班侯是同时于1844年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杨露禅当然不可能请刚开始跟自己学太极拳的武禹襄教杨班侯学太极拳。如果武禹襄在杨露禅此前回家期间已经跟杨露禅学太极拳了,7岁之下的杨班侯显然也是不大可能跟武禹襄学拳的。而在1844年至1854年的10年间,即使武禹襄当时就已经有些会太极拳然仍跟杨露禅学拳或称为“比较”,正在教太极拳的杨露禅也没有必要请武禹襄教自己的儿子学拳。而到了杨露禅在家乡教了10年拳又进京教拳的1854年,杨班侯为17岁,跟自己的父亲学拳已达10年,还有什么必要再跟武禹襄去学拳?显然,“禄禅应聘去京教拳时,班侯尚童年,故在家随武禹襄读书习武”这一说法是无法成立的。这是经过分析可以清楚的此说的第二个错误。

   

  (三)就杨班侯与武禹襄相互太极拳术水平比较分析,杨班侯也不可能跟武禹襄学拳。

  1943年12月间上海诸报报导刚满14岁的蔡龙云先生登上擂台将西洋拳击界名手、俄籍拳师马索洛夫打倒在地而获胜。陈微明先生在《太极剑·太极拳名人轶事》一书中说:“露禅传太极拳术于其子班侯、健侯,期望甚深,日夜督责……二人年未至冠已成能手,名震京师。”此说应该是陈微明先生所记录的杨家之说,就情节结合历史分析也是应该认为可信的。按照民间一般拳术传承,如果杨班侯从7岁开始学拳,学了7年到了14岁还没有能够达到上擂台比武的地步,那么到了父亲1854年赴京时、已跟父亲学了10年太极拳到了“未至冠”的17岁,也应该具有了相当的水平而不用再跟别人去学拳了,很可能此时已经成为杨家太极拳的“能手”了。不论此时杨班侯是随同父亲一起赴京,还是暂时留在家中,难道还需要跟可能与自己一起开始学拳的武禹襄学拳吗?此外,按照李亦畲先生《太极拳小序》所说,武禹襄在“访”赵堡陈清平之前对于太极拳还属于没有“精妙始得”的“仅得其大概”的水平,这种说法有可能是符合事实的。因为杨家以教拳为生,其保守既可以推想,近代上海对杨家的传闻也反映是如此的。而根据《永年县志》、《武禹襄墓表》、武禹襄之孙武萊绪先生的《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记载,武禹襄“访”赵堡陈清平的时间是1860年。这也就是说,按照李亦畲先生《太极拳小序》所说,杨露禅赴京教拳的1854年时,武禹襄对于太极拳尚“仅得其大概”,那么,即使杨班侯当时没有随同父亲一起赴京,杨露禅怎么可能再请对太极拳尚“仅得其大概”的武禹襄教已成杨家太极拳“能手”的杨班侯学拳呢?当然,李亦畲先生这种武禹襄在1860年时太极拳水平尚“仅得其大概”之说不一定能够成立,因为《太极》杂志某期也反映永年传说杨露禅在赴京前的几年中曾与武禹襄发生过多次比武,两人各有胜负,按照这种说法,武禹襄的太极拳水平在1860年时应该是已经达到几乎与杨露禅相伯仲了。既与杨露禅的太极拳水平几乎相伯仲,怎么会是对于太极拳“仅得其大概”呢?然即使武禹襄在1854年时的太极拳水平也已经达到很高了,可能已成为杨家太极拳“能手”的杨班侯的太极拳水平也是不低的,因此,杨班侯也是没有必要和不可能再跟武禹襄学拳的。这是经过分析可以清楚的此说的第三个错误。

   (四)就套路程序与拳式对照分析,杨班侯也不可能跟武禹襄学拳。

   从陈微明先生的《太极剑·太极拳名人轶事》对杨露禅早期弟子王兰亭的描述,还有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所说的“而炉火纯青之候,虽班侯犹未易言也”、“稍长,先伯父班侯公命余从之学”的陈述,与杨家太极拳四、五代前辈们的传说,杨班侯是除了王兰亭之外,杨露禅传承者中太极拳功夫最高者;杨家亲属传拳是家族式的,杨澄甫先生主要也是跟从杨班侯学的太极拳。这就是说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太极拳基本也反映了杨班侯所传授太极拳的面貌。而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太极拳与现在可以见到的武式太极拳相比照,虽然拳式和套路程式大轮廓基本相同,但套路个别程式与具体拳式杨、武两家的某些特征区别也是明显的。另外,杨班侯所传授的套路在永年等地还有外姓传人传承,如吴孟侠先生在1958年出版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中用图文详细介绍的杨班侯的弟子牛连元先生所传授的太极拳套路,这一套路有可能受到近代末在国内广泛流传的杨澄甫先生套路的某些影响,然与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太极拳相比照,程式中的个别拳式仍存在略有不同,但程式基本是相同的,拳式则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而这一套路与现在可以见到的武式太极拳相比照,杨、武两家的某些特征区别同样是很明显的。如果杨班侯是从童年开始在家随武禹襄读书习武,到了十九岁才进京助父教拳,也就是说杨班侯跟武禹襄学了12年武家特征明显的太极拳,那么为什么杨班侯的套路会与杨澄甫先生的套路如此相同,与现在可以见到的武式太极拳如此不同呢?由此可见杨班侯的太极拳学自武禹襄是不可能的。这是经过分析可以清楚的此说的第四个错误。

  (五)从武禹襄的历史分析,武禹襄也不可能教杨班侯“读书习武”。

  《武禹襄墓表》记载武禹襄“君博诗书……道光二十九年……君既不幸见黜,复连试京兆,再荐再黜……以才干志行为当时大人所器。咸丰壬子……招入军幕,以母老辞。至庚申辛酉……尚书毛公昶熙、河南巡抚郑公元善又皆礼辟,不就。”文中所说的“道光二十九年”为1849年,“咸丰壬子”为1852年,“庚申辛酉”为1860年。就是说《武禹襄墓表》明白反映武禹襄在1849年之前主要是在从事科举应考攻读,1849年“不幸见黜”后约至1852年之间主要也是在从事科举应考攻读。这就反映杨班侯的7岁至19岁的1844年至1856年,武禹襄学习太极拳仅仅是科举应考攻读之余忙里偷闲的副业而已,哪里再还有时间去教一个平民儿子杨班侯读书学拳?而就武禹襄家庭的社会地位,武禹襄也不可能成为开“学馆”的私塾教书先生。又武禹襄之孙武莱绪先生的《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还指出:“初道光间,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有精斯术者,急欲往学,维时设帐京师,往返不便,使里人杨福先往学焉。”当然,据《永年太极拳大事记》记载杨露禅约于1820年二十一岁第一次赴陈家沟学拳,武禹襄当时年仅8岁,说8岁儿童武禹襄叫21岁青年成人杨露禅离家去学拳,此说未免令人有失实之感。但说当时武家还“设帐京师”,反映当时武家除了有人读书当官外,在京城还有“设帐”需要武家兄弟加以处理。如此的话,当武禹襄到了成年,也是不允许不顾“设帐京师”而去开“学馆”做私塾教书先生的。可见杨班侯从7岁至19岁的12年中即使杨露禅不在家,杨班侯也是没有这个福分到武家去“读书习武”的。这是经过分析可以清楚的此说的第五个错误。

  综上所述,说“当禄禅应聘去京教拳时,班侯尚童年,故在家随武禹襄读书习武,十九岁进京助父教拳……”完全是属于连八字的一撇也没有的信口雌黄的随意编造。从尊重历史出发,编造、传播、相信这种说法者难道不应该重新思索一下并且推翻这种捕风捉影之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