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太極拳雜誌四十五期 Mr.Rober W.Smith 原著 勇國本 譯
史密施先生現年五十九歲,美國人,為西方世界中著名的武術家之一。先後曾著有十本有關各種武術的書籍。一九五九年起改隨鄭曼青大師學習太極拳,自此以後勤練此拳並教授此拳至今。他認為太極拳帶給他一個謙和的自我及健康的體格。曾為美國政府官員25年,一九七八年退休後改為文學評論家,作品散見於各大傳播媒體。
本文係自其與鄭氏合著之「太極」一書中所選出之一節。因其是有獨得之掌故及特殊之深度,故徵得其同意譯刊於此。敬希讀者勿忽略之。
我們坐在那裡,大師微笑著。有人告訴我,當他心情合適時,會有問必答,他說:「如果你以小卵石撞鐘,鐘聲必小。如果你以大木錘擊之,則其聲必大。同樣的,如果你問我大問題,答案也必重要。」這話使我得知應從何處著手。於是我問:
生:在大部份武藝行中,學生的造詣均會接近老師,或高過老師。何故你的學生沒有人能接近你。不管他們進步如何快速,其水準均低你遠甚。可有何秘訣?
師:不錯,是有秘訣。但是此秘訣太過簡單,簡單的幾乎令人不敢相信。但是你又非信不可。否則你就無法成功。其秘訣僅為:你 必須身心放鬆,你必須長時間接受失敗。你必須投資於失敗,否則你就無法成功。我有如今的成就,是導因我把驕傲置之於一旁,相信我老師的話,把身體放鬆,心 靈靜定,只讓氣隨意行。開始時常使我遍體受傷。有時我會被重擊而跌至失去知覺。但仍堅持下去。聽老師的話,注意我的氣。在慘敗時我會忘了驕傲、焦慮、及自 我。把自己身心完全騰空而全部讓位於氣,漸漸的我的技術進步了。直到這時我的反應才變得靈敏。可使化與打於瞬間完成。我的學生或是不相信這一套,或是雖相 信而不熱心追求,何能得成。
生:你講起來很容易,如果心意正確,身體放鬆就有進步,但是,如無辛苦的鍛練規律的練習不斷的努力,是否可以?
師:如 想精通此藝,必須求助於你剛才所提各項。你須辛勤努力,每日不斷,但是卻須注意不要把太極拳與少林拳混為一談。後者注重鍛練肌肉及力氣,而練太極拳,心中 常須念記拳經各論。並非要你每天苦練一、二小時就必能成,練習必須得法,否則全為白費。吾師楊公澄甫是由其著名的父親楊霆侯所親授。三十歲時任教於山東某 富宦之府內。其處生活優裕,其人也就變得肥胖及懶散,此後他還返北京,生活實形放蕩。其父得知此情,令其辭職逐里,將其禁閉於一空屋內,不准他與任何外界 人物接觸,前後四年之間,除了他父親每天來與他練拳,推手,同時也練練太極邱器外,不准任何人去看他,在這期間他的成就遠超過前此他的一生所學。四年後他 走出囚室,便可輕易的打敗他父親最好的徒弟。前此他經常是他們手下的敗將,如今他已是一位偉大的拳手。其偉大終身與共。此後多年間,雖然他不須多加練習, 亦能可保持其效能。這是太極拳的一項必然特性,一個人如果不斷的進步,將可達到一種程度,此後即不必要練習,因其已臻化境。對此我不再多談。
生: 在練拳時怎麼能知道是不是已鬆?
師: 知不知道是主觀的, 而鬆不鬆是客觀的。我願意說,當一個人在練習整套拳架的過程中,其心靈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擾,這便是求鬆的一個好的開始,但是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你須踏 踏實實的練。練完時你會筋疲力盡。當你的雙肩覺得沉重時,你就知道這已是接近真鬆了。這是「陸地游泳」的結果。
生: 但是拳經不是告訴我們,你的身體必須如此輕靈,一羽相加都可以覺得。你怎樣把這種輕靈與假設的抵抗而來的筋疲力盡相題並論呢?
師:這是不相衝突時。雖然聽起來有此茅盾。你當然可以輕鬆愉快的練五分鐘的拳架而毫無倦意。這卻無助於你求鬆。你打拳時慢而正確,假設前有抵抗,你必會疲倦。但是在真正交手時,你的身體擺脫了你心中的抵抗的束縛,就會覺得無比的輕靈及敏捷。
生: 如你所知,我曾跟過其他數位老師學習太極拳。我不是對你不敬。但因我們的時間都很有限,我又想寫些有太極拳的書,我想最好是能儘量的學。其他各派大部份都加輔助的運動以增強其呼吸、活力及拳藝。你看這種運動是否有益。
師: 只有小氣的老師才會嫉妒學生到別處學藝。我非常高興你能從各派去嘗試。因為我知道你必會發現,在這種拳中你將只有一位老師。拳架本身已是變化多端包羅圓滿非常有益。附加的運動只會使你分心,防礙進步。
生: 少林拳是否是一種非常好的健身運動及防身武術。
師: 如果我認為是的話我會取少林而捨太極。在運動方面來說,他注重肌肉的緊張及蠻力而不注意健康。在博鬥時,因為你永不會超出依靠力氣及技巧的範圍,因此也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優勢。我不是自誇。當我年輕在大陸時,常遇各派人氏的挑戰,吾藝從未敗過。
生: 一個人只看是否能會?
師: 能學到些東西,當然不是全部。練拳是必須的。在這方面,有一個關於楊霆侯的鄰居的故事。他偷偷的從其住處看他們練拳幾個月,然後他叫楊氏的一個學生攻擊他。該生答應了,卻被他重重的推倒在地。楊氏看到了,問他是從那裡學到的武。鄰居樂了,回答說:「跟你呀!」另一個更好的故事是有關楊露禪的,楊公可能是所有太極拳大師中最偉大的一位。他受僱於一藥房主人。其主人聘請名師陳長興教他的弟子學拳。楊露禪偷學的非常成功,而被收為正式弟子。
生:推手的重要性如何呢?
師: 非常重要,不經推 手,你就不會有進步。但是注意,我現在告訴你,你最好與一小孩相推。同一有技巧的大人相推他會用力,你也就會跟著用力。與小孩相推時把他看作是大人。與大 人相推把他看作是小孩。這話聽起來茅盾其實並不。小孩會提供你一個鬆的練習伙伴。當你從他的「可鬆性」中獲益時,你可把他看作與你相同,假裝他是大人。這 就把練習提昇到「用」的方面來。現在反過來講。為甚麼要把大人看作是小孩呢?這只是一種輕視的方法,以使我們卻除怕意,但這亦不意為這種「勇氣」可以真的 戰勝怕懼。我們在卻除懼怕時也去掉傲氣。
生:在推手時,如讓對手接觸到自己的身體,是否危險,在真正交手時,這種情形是否會慘敗。
師:推手主要是一種達到目的方決。他教觸覺的靈敏及辨別的能力。(意即聽勁及種勁-譯者註)也 教你對於距離的審忖。在真正交手時不要讓敵手觸摸到你。但是卻要儘量的靠近他以利攻擊。有些大師們具有我們所說的接勁。這種勁不但可以收化敵人的攻擊,在 同時也予以反擊。有些更高的大師們的這種能力是由潛意識所控制。你如從後向他攻擊,他可借敵人之力將其反彈出一丈以外。而自己幾乎並不覺得。這種人在真正 交手時自無困難。一般的拳手雖無此種能力,但可經由推手緞鍊其知覺,使其可以接近敵人而不讓敵人觸摸到自己。
生:莊子曾說,醉漢不傷,其魂固也。這種狀況是否就是太拳拳所追求的呢?如果莊子所言不假,那麼我們只要變成酒鬼不更簡單嗎?
師:把自己騰空是八了克復恐懼,這是「無為」的主要目的之一。這也是所以道士之將死,可生起烈火,從容走水之道理。(在這裏我說,這種不怕死的品性,並非中國所專有。日本的武士亦求死的美。更不須提聖勞倫斯,在其身受炮啟時對其行刑者說:「把我翻個身吧,這半邊已烤好了。」)大師微笑著表示同意,繼續說:「不錯,醉漢是解除了顧及。他的肌肉不緊張,他的身體鬆弛。但是並非完全如此,因為醉漢總是會認路回家。醉漢失去了心意,為環境所左右。反過來在太極拳,我們雖然放鬆了身體,但卻保持一顆靈活清醒的心。
生:為什麼楊澄甫不到西方教拳。
師:一度曾有一中醫生從美國回到廣州,他遊說楊氏同他返美,說是可賺大錢,被其所拒。西方及金錢對楊氏均不具吸引力。他對黃所屬環境非常滿意,不思改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