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Wednesday, June 14, 2006

杨澄甫的太极功夫

作者:张义尚
澄甫太老师,健候先生之次子也。赋性聪慧,敦厚酷似其父。其拳法雄浑开展,松软沉实,与其祖及伯父,有三代无敌之称。我于前民一九三零至三七年间在上海,武术界一致公认,论太极功夫,当以澄甫先生为巨擘。先生早年,在北京教拳。清庭倾覆后,其弟子陈微明首先南下,于上海办致柔拳社,学者风起云涌。随后先生与其高足武汇川、李雅轩等,亦相继南下,教拳于广州、杭州、南京及上海,至今凡是学杨式太极者,皆系先生之直接或间接传播也。武汇川先生之徒孙李天骥,根据汇川先生所传之架式,编简化太极拳,解放之后,推行甚广,于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先生之徒郑曼青者,至今在美国纽约,教授太极拳,纽约大学之太极拳讲座,次具有教授资格方能听讲,是先生之拳,不特风行海内,亦且远播异域矣。
  关于澄甫先生之功夫:有杭州全国国术比赛第一名之某君,留杭州国术馆任教职,进澄甫先生任该馆教务长,专教太极拳,某君不信太极拳有技击作用,屡欲与先生较,先生皆谢绝之;一日早起,某君忍无可忍,乘先生浴面之际,即骤出手袭击,先生顺势一绷,将其粘起离地,随手一放,跌入办公桌下,内脏震伤,吐血数口。家师李公雅轩于太极拳体会随笔中云:“我与杨老师推手时,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只要一搭上手,便感觉没有办法,身上各部都不得劲了;杨师虽是很松软的轻轻往我臂上一沾,我不知怎的,便觉着身上各部,都被其管着了,犹如撒下天罗地网一般,我无论如何动,总是跑不脱,都是与我不利。杨师之手虽是稳稳的轻轻的往我身上一放,而我便感觉着这一手来的非常严重,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不行,快动不行,慢动也不行,用刚劲不行,用柔劲不行,无论如何总是不行,我如同与妙手奕棋一般,人家一动子,我就没办法了。杨师虽是稳稳静静的样子,但我不知怎的,就感觉着提心吊胆,惊心动魄,有如万丈悬崖将要失脚之感;又如笨汉下水,有气隔填胸之感,又觉自己如草扎人一样,有随时被其打穿打透之感;有自己的性命自己不能保障之感;然杨师却是并未紧张,并未用力,并未动什么严厉的声色,只是稳稳静静的一起一落、一虚一实的缓缓跟随而已;但我就如捕风捉影,东倒西歪不已,如不善滑水者着溜冰鞋立于冰上,倒与不倒操于人家之手,自己丝毫不能自主了。如以上澄甫老师这种功夫,我一生在太极拳界中,还未见过第二人有;我自己虽是追随杨师有十余年之久,但以天分不够,未能学好,多说着也不过有杨师功夫的十分之二三而已。” 以李师功夫之高,犹有如上对杨师之感觉,其他就可想而知了。随笔又说:“澄甫先生谓古人练拳分四步功夫。一是练体的固精,即是练架子,在筋肉方面,使其增加弹力;在关节方面使其增强活动;在骨骼方面,使其坚实并精髓充满也。二是练精以化气,即行养气功夫,使饱满之精髓化成充实之中气也。三是练气以化神,即是养气藏神功夫,在气足精满之后,仍朝夕锻炼下去,它就会发现神明的灵智,无论用于任何事务,都可达恰到好处之境,不独是打拳、推手神妙也。四是练神以还虚,即是静极默笃以养虚灵之功夫,练出神明灵智后,将它藏于内心骨骼之中,含而不露,表面看来,似乎什么亦没有,然在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为,无所不然的,如以绢裹明珠,光泽内藏,能普一切也。”于此可知太极之妙,与道相通,无怪乎在养生技击上有出神入化之境也。
  澄甫先生有兄曰少候,性情刚暴,恰如其伯父班候,人皆畏之,不敢从学,故不如澄甫先生之知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