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Friday, April 21, 2017

禅拳太极道浑圆桩

中华武术流派众多,功法纷繁复杂,但在众多功法训练中浑圆桩却屡被提及,而且被誉之为“万桩之首”。浑圆桩到底有何独特之处,能深得各武术门派的重视,它又对技击有何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浑圆桩。
一、浑圆桩动作要领
两足平行与肩同宽,两膝微屈,髌骨与足尖呈垂直线,含胸收腹,两髋内收,提肛坐臀,两臂抬起置于胸前呈一椭圆形,两手手指相距30cm,颈肌放松,下颔微收,头顶似一线悬空,两眼轻闭或露一线之光,口轻合,舌抵上颚,以鼻自然呼吸。
二、浑圆桩意念活动
浑圆桩意念活动是本功法的核心内容,具体要求是内视于假借两个方面,但以内视为主,假借为辅。
所谓“内视”,是指从手部开始体会热、胀、麻的感觉,谓之“立意”。将此感觉进一步体会加强就叫“意守”要在意守的基础上,将热、胀、麻的感觉引导到前臂、上臂、肩、胸、背、腹、大小腿、足,此过程谓之“用意”,立意、意守、用意统称为“内视”,三者关系密切,相互为用。
出现热胀麻的反应是练功的第一阶段,但全身感觉尚不均衡,一般规律是上半身比较明显,下半身则差一些。此时要用意加强下半身,使全身的感觉达到均衡。此阶段可立意于两足,胀麻感由两足向上延伸,上下结合较易呈现全身感觉的均衡,进而就能体会到全身轻松舒适,安逸欣快,杂念减少,物我两忘,此为第二阶段练成。
浑圆桩的高级阶段,也称浑圆阶段,此阶段只要练功者稍一动意,周身即有暖流运行,真气充沛之感,功夫高深者还可将真气发放至体表。
所谓“假借”,即是意念借助外部景物,达到精神放松,心旷神怡之境地,从而与“内视”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假借的内容如自感身居星空夜静、空气清新的草原或幽谷之中,或置身处于细雨绵绵轻落头顶,徐徐而下直落足跟,也可想象置身在微波荡漾,温度适宜的水中,也可想象置身独立于一望无际的海边,并有微风吹拂等等。假借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描绘而成,这样易获得成功。
“内视”与“假借”要结合使用,一般开始练功可现练假借,并以此安定心神,将自身置于舒适欢欣的境地,接着就进行内视。也可先行内视,待热胀麻感出现后,再适当配合假借,以免过于集中内视。
假借景物要选择一种,万莫今天这种,明天那种,以免影响条件反射的形成。假借和内视密切联系起来,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但每次练功应以内视为主,假借为辅。
三、浑圆桩练习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则
1、安静:思想安静,环境也要安静。
2、放松:精神思想放松,放松方法可以使用“三线放松法”,将身体分为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逐次进行放松。
第一条线:头部两侧—颈部两侧—肩部—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指;
第二条线: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十脚趾;
第三条线:后脑部—后颈—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小腿—两脚—两脚底。
先注意一个部位,然后默念“松”,同时注意离开这一部位,再默念“松”,从第一条线开始,循序而下,待放完第一条线后,放第二条线,再放第三条线,在一定部位的“止息点”轻轻意守一下。
第一条线的止息点是中指,第二条线的止息点是大脚趾,第三条线的止息点是前脚心,每处约止息1-2分钟。
当三条线一个循环放完后,再把意念集中在脐部,轻轻地意守,保持安静状态。
3、坚持:要有信心和决心,坚持锻炼。
二)注意事项
1、饱腹饥肠,身体疲劳,病情严重或体质过于孱弱者不宜练此功。
2、功中出现前后左右摇动,轻者可任其自然,严重者可暂停练功或将两足距离加宽,以增加稳定程度。
3、选择安静和空气清新的环境,注意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4、做到心神安宁,意不露形。要使全身轻灵浑然,想象全身气血流畅于各经脉之中。
5、女性在经期要停功。
四、浑圆桩功法原理及作用
1、拉伸脊椎,练就龙骨。
从生理解剖图来看,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站浑圆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再摸一下颈椎,会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
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在武学中称之为“浑身无处不弹簧”。用劲时可连绵不绝,武学中称之为“浑圆力”。
2、浑然一体,练就“六面浑圆力”。
站浑圆桩,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而应练就一身“六面浑圆力”。当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肘部要有外扩之意,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称之为左右横撑力;背有后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后抵力,称之为前后抵靠力,颔微收,头略顶,两髋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称之为上下拉伸力。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气运行的速度就会加快,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收功后应神清气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需注意的是,六面浑圆之力并非肌肉收缩之力使然,它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练习时全身应保持放松,不可有肌肉紧张感,用意不用力是诀窍。不过这松与不松,初学者最难把握,要勤加练习体悟之。
3、培元气,通经络,练就意气合一。
气的涵义颇广,概括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以自然而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以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人体之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元气,它生于先天精,藏于人体命门,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后天之气”有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敷布的作用;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来源于肾脏,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脏腑之气,禀赋于先天之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元气充沛,则后天之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在练习浑圆桩时,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元精益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它遍布人体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浑圆桩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锻炼,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练就“意气合一”。
4、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动范围。
在技击中,若要动作到位,劲道顺畅,须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浑圆桩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增加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在搏斗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动极限中发出力道反击对手。
5、上虚下实,稳固下盘
浑圆桩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即上元(肚脐以上)轻虚,下元充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气息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Monday, April 17, 2017

[证武•解密]内家拳练法解密之——腰胯驱动与劲上脊背

  传统武术是先民对猛兽捕食的模仿,来自于他们对大自然和人自然生理的观察,所以对传统武术的正确理解要建立在客观世界的认知上。动物大抵都是用腰胯的,而人则是用四肢。比如一条二三十斤的狗发飙,一百五六十斤的人拽不住。这似乎不符合人所认知的物理规律,但事实确乎如此。为什么?就是动物用的腰胯带动全身整体之力,而人只是四肢局部之力。其实人在婴儿时期还都是用腰胯的,观察婴儿在床上爬来爬去都是像蛇一样匍匐的,一旦站起来会走了慢慢就忘记了腰。成年人就只知道用胳臂腿,腰的本能已经彻底遗忘。传统武术、特别是内家拳完全是返先天用本能。那么要想把拳练出名堂,首先要找到腰胯,返回腰胯,使用腰胯,忘记四肢。

    有人把杨澄甫的拳照和当下人的拳照做对比,发现杨澄甫的上半身都是有所倾斜,而当代很多人打太极拳都是身体笔直,到底哪个对?其实毫无疑问是杨澄甫对,人家毕竟家学渊源,怎么可能错?这种误区是对中正的片面理解,以为中正就是身体始终垂直于地面,这是忽视了腰胯的核心驱动作用,把身体变成竹竿一样平移了。 所谓“时刻注意在腰间”,“命意源头在腰隙”,虚灵顶劲还要配合塌腰坐胯,形意门里还说“大龙”,就是要体现出腰对全身的驱动作用。一动无有不动,这个一就是指腰。腰是从有形有相上讲,无形无相的就是丹田。如果要体现腰胯驱动,身体定然有所倾斜,虽然角度不大,但内意外形,总是有所体现。

   通过一定的方法把腰椎尾椎练活了,大龙腰胯就都出来了。这个时候一动都是腰先动,丹田内动,带着全身骨节层层运转,也就是一动无有不动,运劲方如九曲珠连绵不绝。练腰的方法,有的门系单独拿出来,有的则融入到拳架里头。比如心意门的蹲猴桩,孙氏拳的太极式,都是单独提点。李存义一系的是通过起式体现腰胯,太极拳也是通过起式。这些日常都是不显眼的东西,不是过来人明说根本不会有人重视。起式入门那些东西最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每一步都有讲究。杨氏太极拳起式一起一落,其实就是要练腰,有多少人练到胳臂上去了?必须把四肢的功能忘掉,突出腰胯的驱动,慢慢就能找到腰的原始力量,逐渐把后天胳臂腿发力的习惯改过来,这个才是“换劲”。对于老是搞不明白的学生,我就让他们把手脚捆住躺在地上,说好了胳臂腿不准使劲然后想办法坐起来,结果都是挣扎一阵就找到了腰,才恍然大悟。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小孩怕打针,我在医院看见过不想打针的孩子在床上咕噜,四五个大人控制不住,最后我说了一句“你把他腰箍住”,就马上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人的本能出来了,腰就用上劲了,胳臂腿也忘了,这力量得有多大?

     除了腰胯之外还有个重点,就是脊背。形意门里有句话叫“劲上脊背”,就是把腰胯练出来了,大龙也出来了,这个时候从后天转了先天,从四肢用力转化成腰胯脊椎带动全身的整力,此方为换劲。老虎豹子走路屁股高高耸起,一撅一撅的,身体是个S形,整体就像个弹簧,随时窜出去。人在后天只会用胳臂腿,不知道用腰胯,那里的骨头也长死了。但人是直立的,老虎豹子是卧着的,怎么把腰胯的横力通过脊柱转移到两臂上去呢?就是所谓“劲上脊背”了。

   老虎豹子的脊柱方向和四肢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来自腰胯的力量可以很顺畅地传递到四肢,但是人的肩臂和脊柱是十字交叉的,按道理从腰胯上来的力量到这就中断了,所以普通人只会用两臂的力量,而不懂得用腰胯整体,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控制不住一条发怒的二三十斤小狗的原因,因为犬科动物的脊柱与四肢也是同一个方向,所以虽然人家只有二三十斤,但肯定比人两条胳臂的劲要大。那么我们人类就没有办法做到如猫科犬科那样的力量传导吗?有,就是打开肩背一带的筋骨结构,而这也就是形意拳“熊膀”的来历。

    形意拳四象、也即“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其中的熊膀一直被认为是所谓直立之能,但真的这么简单吗?人也有直立之能啊,干嘛要和熊学?其实熊膀是指熊在发力时把两个肩胛骨横向打开贯通肩膀,把腰胯之力顺着脊柱传导到两臂的功能。熊这种动物是既能如虎豹般四肢着地奔跑扑咬,也能直立起来用两臂两掌搏斗。熊直立起来的时候力量更加惊人,从上往下用两掌扑击,足以打断任何动物的脊梁骨。那么熊是怎么做到力量传导的?就是肩背这一块要打开,也就是两块肩胛骨在发力时横着往两边走,从而把脊柱与两臂实现连通。熊的站立发力和猩猩的站立发力类似,只要一使劲肩背部位就会瞬间膨胀,肌肉高高耸起,说明这里是做功的重点。孙存周曾经说过一句话:“脊柱中两臂交叉的中心点是发力的中枢”。后人多不解其意,其实就是熊膀的这个力量传导。

    腰胯力量是如何传导到下肢呢?通过塌腰坐胯。其实这些秘密任何一本形意拳著作都写得清清楚楚,六合九要、二十四法等等,只是文字简明扼要,没有过来人给你解读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腰的力量通过脊柱传导到四肢是这个原理,但还有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开肩开胯。人在后天关节基本都长死了,特别是肩关节和胯骨轴,所谓长死是关节里头的筋长死了,关节就固定在很小的范围内运动。比如猎豹在高速奔跑中前后肢关节近乎脱臼的状态,其实人家那个是最大限度的开肩开胯。形意拳其实也没什么,无非一个生理一个物理而已。要实现开肩开胯,第一个要通过混元桩做到专气致柔,回到婴儿的极柔软状态,关节里头的筋就打开了。同时通过劈拳的撇啦步每年几十万次重复的练习,把胯关节打开,胯关节是全身总开关,胯关节一开全身关节皆开,肩膀关节也就打开了。肩关节开了才知道含胸是怎么回事,才有后面的功夫进阶。

    为感谢《武文化》的长期支持,特推出“内家拳练法解密系列”,将把孙氏门内秘传的种种练法一一道出,以飨诸多武友盼望。

Saturday, February 11, 2017

大成拳-武林 关于“站桩”的起源

大成拳-武林 关于“站桩”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站桩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养生健身术,历史悠久,是我们祖先在与自然界中毒蛇猛兽竞争生存空间的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下来的。几千年来,很多文人武士用站桩的方法来修心养性,强身健体。

1站桩的起源与兴盛时期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的老子在现今西安西南郊的楼观台撰写的《道德经》中,就记载了“圣人抱一、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站桩养生法。

定都西安的大汉王朝,托名黄帝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也有“提挚天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记载。

而70年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也有站桩练功的图形。
达摩祖师画像

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天竺国达摩西来传播佛教,又把“洗髓易筋之法”传入中国,当时的习武者将其融入站式练功方法,从此以后,站桩训练比之前又完善许多。
2唐代至宋朝时期站桩的逐渐湮没
由于不断的向前发展,至唐代又有五禽戏,八段锦、金刚十二式、罗汉十八法等桩式,各家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不同又分离支派,各持偏见,互相倾轧,以致真伪难辩。而其中较好的练功方法逐渐变为少数上层阶级人氏的私有物,密不传人,传出者只不过九牛之一毛。

五禽戏图解

到了宋朝中晚期,帝王将相生活于纸醉金迷,体质虚弱意志消沉,不能适应站式练功,因此禅坐之法大为盛行,吐纳之说风靡一时,从此站式练功成为非主流,其时又把整个站桩练法,分别出道隐派、列仙派、拳技派,而拳技派也难免挂上了迷信色彩。

真正的练功方法,逐渐湮没,残留者只点滴散见于民间。

3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得站桩真传创“心意拳”,站桩得以发展
南宋名将岳飞自幼习武于乡下,有幸习得桩功真传,成年为将帅后,以桩功为基础加上枪式创“心意拳”,用以训练岳家军,著有《九要论》,为拳技派的代表著作。站桩方法发展到明代,民风尚武,以至一般拳术,都有其一套桩式作为健身的基础。

4清朝抑武时期,站桩传承中的重要人物

清朝抑武,站桩方法传至清末,知道其全部梗概者已寥寥无几,只不过姬际可、李洛能先生等有限的数人而已。

以后李先生又把这种方法传授给河北深县郭云深,郭先生把全部方法传授给王芗斋。

5近代站桩的崛起

王芗斋被喻为——中华最后一位武学宗师。

郭先生把全部方法传授给王芗斋后,王芗斋又博采众长、寻师访友,广泛的采纳了各派拳学的精华,参究研讨汇集一炉,最后总结出一套较为系统的意拳站桩功训练方法,同时又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改善,使几千年传留下来的站桩练法日趋完善。
民国时期,几乎每一种拳都有一套演练姿势,而想把每一架式的真正精神力量表达出来,没有良好的内功基础是不行的,这样就必须用有效的方法充实内部。

凡有拳术修养的人都知道,最早的太极拳有无极桩,也叫站架子,八卦拳有八卦桩,形意拳有三体式桩,咏春拳有二字钳羊马,少林拳有四平马,等等。虽然各家拳派站桩的姿势方法不同,但其用意却属一致。这种练功方法,旧社会由于受到私有制观念的限制,外人很少知道,一般拳师所传出的一招一式练法,当然也有其一定健身作用,若与真正系统的桩法相比就相距得很远了。

王芗斋先生不忍坐视拳学真谛之不传,将桩功训练全盘托出,倡导站桩训练于当时。

从王芗斋开始至今日,以站桩功为拳术核心的大成拳被传播到全世界各地,同时被广泛运用到医疗健身领域,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站桩——中国民族这一伟大的瑰宝,重新释放它的光芒,为社会大众所知,更有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