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Sunday, May 27, 2007

李雅轩太极拳精解二

练太极拳应以澄心定性为主要功夫,但澄定之功夫,须在稳静上着以俟静极默笃之后,才能澄得下来,定得下来,良知始现,而后随良知之觉察悟之。此觉察才是准确之觉察。

其所以澄,所以定者,是想恢复心想思想,身无作为,无为之身心也。无为之后,心性始能光明,光明之后,自然之中发出来的知觉,便是儒家所谓良知。良知是在静极默笃之后发现,非在穷思极想之中得来。心硬想等于壁上无门,出入硬要碰壁而过,又如荆棘坎坷之地本无路可走,而硬要通过。如此练法,必致太极拳功夫愈远,学者不可不知。

养虚灵,生智慧,以悟拳道;用于防身,则能自卫御侮;用于处事,则是非分明;用于养身,则延年益寿。

功夫不外神、气、体三者之修练,然以练神为主,练气次之,练体为初步。所谓神者,周身虚灵之气势,莫测之动作,轻快变化之谓也。非咬牙瞪眼,努力使气之说。所谓气者,呼吸沉着之气,非青筋暴露,鼓包起块,强行呼吸之谓。所谓体者,稳静安舒,动作轻灵之谓。非打桩,打沙包,排打周身,以及碰胳膊,撮手指,捶肚皮一般麻木神经之谓。

练神者,不离气,不离体,不过以神为主。练气者,亦有神,亦有体,不过神的成分较少。练体者,亦有气,不过不知神之妙用耳。

如练时拳意不上手,是身势不松,上下不随,内外不合,呼吸不舒故耳。一心想松,久之身势自能松,动以心气为主,四肢跟随自然劲整,呼吸纯任自然,内外自能合一,而后拳意自能上手。默识揣摩,可达随心所欲境界,一切总在稳静上找,如粗心浮气,杂念繁兴,必致愈练愈离挚意愈远,一生也不能上手。

有恒心,有天才,有真传三者俱备,尚须勤修武德,尊师重道,三二年可成。但在将成未成之际,如离师太早,毛病最易发现,而自己并不知觉。避免之法,常常体会身心之合,静静思悟老师以前所说的道理,老师练拳时的气势,慢慢形容之,则毛病不致太深,否则一变无边,如脱缰之马,不可收拾矣。

毛病有明者,有暗者,明者易改,暗者难除。手足高低不称,方向不正,腰胯不端,脊背不舒,为之明病易改。心意思想不对,动作神气不随,身心内外不配,为之暗病。此病若藏若露,摸不着,拿不着,曰里说不出,故不好除。患内病者,无论如何苦修苦练,其功架气势总感美中不足,此皆由于不本师命用功,个人东想西想而来,以致走人歧途,学者不可不慎。每见用功多年内劲不生,应付不灵,临事手忙脚乱,呆眉瞪眼,慌慌张张,胡顶乱撞,瞎拨乱扯,皆此病也。

动须趁着呼吸,以呼吸来促使开合,所以谓之以气运身也。每动须挂串意,如一势之出,须以意思送到,如一势之回,亦须以意思收回,如练刀,枪、剑亦须如此。不可丢掉意思,而四肢自动。内功之动作,是以心使身,身使手之动作。凡脚手之动,系发源于心,由内达外者也,故曰内功。如功夫高深之后,只要意思一动,其劲无不到达,但无真传者不能也。

外功注意着术上之操作,是外面之动作,是走外盘,形迹太大,虽表面快而实际未必快。内功讲究懂劲上之感悟,懂劲是内里之觉察,是走内盘,形迹似慢而实际未必慢,且能临事时,若须要劲之大小,时间之早迟,来去之快慢,攻守之部位,所去之方向等等均有估计。此估计即是听劲之功夫,皆由平素松软沉静,缓慢练功之中得来的。

拳术是个人徒手战术,心脑为司令,胸腰如大本营,肩胯如师旅,腿臂如团营,手足为连排,皮肤如哨兵,神经如电话,一但与敌人接触,神经立可传达消息于心脑,由心脑因事制宜指挥身腰,领动四肢手脚,予以适当之应付。苟无神经之传达,无以知对方之来去,则一切无从措手足,虽有天大之力量,用之不当亦必败也。手足以保护身心,非有适当之动作不济事。腰脊为使用手脚之枢纽,苟无巧妙之转运不为功。心脑是全身之发令官,非有极其清醒之灵觉,难以指挥适宜也。在争斗之际,当快则速,当缓则慢,不可稍有差错,进退左右不可稍有早迟,否则必致全盘失败,神经之清醒重要可想而知。故太极之功夫,首要在静心定性,以养神经清醒也。他家不察,一味在肌肉坚硬上操作,将人身最宝贵之神经损伤,殊为可惜。



 练坚硬肌肉功者 ,其理想有以下两点:一在攻打时,无论进退皆非快不能济事,然苟无灵觉之感应,快不得其时,徒增忙乱,有何益处;二在打人时,寻 ” 硬不能打得人疼 ,在挨打时,非硬不能承得着,然攻非其时,不能生效用,妄费气力必致捕风捉影。如防非其时,反以隙示人,为害更大,硬有何为!又对方打来,必在迅雷不及掩耳,陡然之间我之硬力尚未运到,如何能承得着,况对方如奔我之要害而来,又焉能运劲以承之。

 太极拳是有形无形的功夫,虽有形式在如对方来犯,身势含蓄,即为百无所有,令其捕风捉影,无用武之地。如认为他是虚来,却会陡然而到,迅雷不及掩耳,使其惊心动魄,不可抵御。太极拳是机变难测的功夫,如认为他不来,而神经一动会早巳打上;如认为他必来,他会无形化解如百无所有,所谓忽隐忽现者也,

 练架子以养心气,推手以学听劲,散手以练手眼身法步,比拳是练心胆精气神。

 练功时是沉气,但不可勉强去沉,要用真元之意,在呼吸之间顺其自然引之,虚而若实,实而若虚,有而若无。

放松软以长虚灵之气,智慧自生,正身心以立根本之源,庄严自有。如身心不正,必有轻薄之态,定遭人轻慢侮辱之。“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这是练功夫最重要的规则。虚灵为功夫第一要诀,认清此理,如天分高者,一二年可通;如愚笨者,一生难成,岂仅俗语所云“太极十年不出门”而已。盖成就之深浅,全在个人用功,天份如何,不可一概而论。

 功夫宜在清晨或静夜无人之际修练,不可专在人前显能卖弄,否则难于进步。

 行功歌曰:大道不离方寸地,非存心兮非有意 ,更非胸中运精气,居心养纯然,百体自相依,不着意兮不着心,无心之中是真心,无心之中无有形,虚无养成真虚无,宇宙混一体,皆从自然生。

 拳术一道,派别虽多,然皆不外乎练硬,练快,努力使劲,鼓气提神,讲狠毒,讲厉害而已,但快硬者,心性难静;努力鼓气者,呼吸不舒;

No comments: